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九色_99精品在线免费观看_欧美日韩电影在线播放网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区_国产99视频在线观看_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_日韩精品欧美激情亚洲综合_99pao在线视频成精品

寫稿 投稿
2021百人會云論壇|李建秋:商用車的未來在于電動化、重卡換電和液氫電池
作者:官方 來源:中國客車網(wǎng) 所屬欄目:專家觀點 發(fā)布時間:2021-01-18 12:15
[ 導讀 ]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在疫情壓力下表現(xiàn)仍然活躍,實現(xiàn)年銷136.7萬輛,創(chuàng)歷史新高?;仡?020,展望2021,以“新發(fā)展格局與汽車產業(yè)...

  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在疫情壓力下表現(xiàn)仍然活躍,實現(xiàn)年銷136.7萬輛,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回顧2020,展望2021,以“新發(fā)展格局與汽車產業(yè)變革”為主題的2021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1月15-17日于北京舉行。

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院長 李建秋

  活動現(xiàn)場,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院長 李建秋發(fā)表了演講,主要觀點如下:

  1、分布式驅動與集中驅動電動化是未來的趨勢。

  2、針對重卡的換電系統(tǒng),重卡換電系統(tǒng)對于續(xù)航短的重載車輛更有意義。

  3、針對我們國家物流的主力,長途重載商用車領域,比較理想的解決方案是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(tǒng)。

  4、 氫能燃料電池技術在商用車尤其重卡上面應用,仍然面臨兩個挑戰(zhàn),一個挑戰(zhàn)是來自于儲氫方面的挑戰(zhàn),儲氫系統(tǒng)的密度和儲氫系統(tǒng)的成本。二是燃料電池的挑戰(zhàn),它的耐久性和功率密度,和燃料電池的成本。

  5、到2025年,氫能燃料電池技術在重卡上的運用基本能實現(xiàn)。

  以下為演講實錄:

  尊敬的各位專家,各位線上的朋友們,大家下午好!

  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能夠做一個商用車,尤其是在電動化方面的研發(fā)進展,我爭取按照主持人的要求,15分鐘把這個報告講完。

  我將介紹三個方面的主要內容。

  首先,電動化第一個對象就是怎樣在電動化這一塊兒做出我們的特色,主要是比較分布式驅動與集中驅動的優(yōu)勢和未來的發(fā)展方向。

  第二塊,針對重卡的換電系統(tǒng),純電換電系統(tǒng)做一個簡單的介紹。

  第三塊,針對我們國家物流的主力,長途重載商用車領域,比較理想的解決方案是什么,我們也做一個分析。

  首先看第一部分,電動、電動,首先是電機驅動,但是電機怎樣驅動,重型車輛比較重,有分布式驅動,也有集中驅動,分布式驅動又分了四種,輪轂電機,不帶減速器的,也有輪轂電機帶減速器的,還有輪邊電機的方案。

  目前全球范圍內來講,這五種方案都有人在研究,而且都有人在做相關的產品,發(fā)展還是非常豐富的。

  以前傳統(tǒng)機械的動力往往是梯形的驅動結構,發(fā)動機、變速箱、傳動軸,兩個驅動橋,電動化以后,也有用這樣貫穿橋的方式,這樣整個系統(tǒng)的成本能夠低一些,但是我們更追求創(chuàng)新、效率更高的做法。

  所以,我們就對國內外做了很多的分析,大家可以看到,有輪轂電機直接驅動的,也有帶輪邊減速器的,我們通常說的電動輪的方案,也有兩極減速,輪邊驅動的方案,比如說ZF-AVE130,這是結構參數(shù),整個橋的重量。

  也有直接把電機通過傳動軸傳到輪邊的方案,輪邊還是傳統(tǒng)的結構,電機取代原來中央橋的位置,這個現(xiàn)在也有不少的方案。

  最普通的是這種方案,傳統(tǒng)的集中驅動的方案,但是大家可以看到,電機輸出端到最后的輪邊,綜合效率大概是80%幾。

  我們認為這個效率偏低了,而且傳統(tǒng)的機械傳動沒有特別大的靈活性。

  所以改進的方向是什么呢?就是簡化傳動系統(tǒng),同時利用電驅來提高效率,減輕重量,節(jié)省空間,這里面也有不同的配置,比如說Axle Tech,他們做的是雙電機的方案。

  也有因為梯形的動力傳動方式必須要用上齒輪,錐齒輪,能不能把錐齒輪去掉呢?高速階段它的效率不是很高,因此就出現(xiàn)了同軸布置的方案。

  還有干脆用電動輪的方案,我們也對國內外電動輪的方案做了綜述,這里提出兩種比較有特色的,或者說代表將來真正的電動橋發(fā)展的方向。

  一種是集中驅動的方案,就是上面的這張圖,左右各有兩個小的電機,這個電機的轉速可以高一些,通過輪邊減速,輪邊跟傳統(tǒng)的機械,包括懸架,制動都是一樣的。目前根據(jù)我們電機的水平,這個橋殼,把電機放在橋殼里面,這個橋殼的尺寸跟傳統(tǒng)的驅動橋的尺寸重量也都差不多。

  當然還有一種更革命的做法,就是下面這張圖,直接把這個電機也做在輪轂里面,變成輪轂電機驅動的電動橋,但是就要占用原有的空間,整個系統(tǒng)必須重新設計。這樣的方案能不能可行呢?我們就來探索這樣的方案。我們做了一個電動輪的原型,參數(shù)是這樣的。

  如果我們做到了一級減速,傳動效率是比較高的,同時重量也比較輕,整個成本在批量狀態(tài)下,也能降得比較低,所以我們認為,將來沒準輪邊驅動,或者是輪轂驅動的電動橋,把這個橋的效率提高,將來可能會是一種發(fā)展的方向和趨勢。

  這個我們做了一個樣車,這是橋的照片,整個中間的承載橋,加上兩邊的電機和減速器大概是800公斤的重量,跟傳統(tǒng)集中驅動的優(yōu)勢還是很明顯的,一是重量輕了,二是效率高了。這是我們做的樣車,跟福田一起,分別研發(fā)了35噸級載貨車和49噸級物流車。

  最近我們也做了一個,將來可以針對公交車,18米的公交車有驅動橋,也有轉向橋,也有轉向驅動橋,能不能針對轉向驅動橋做成電動輪的方案呢?我們也做了,現(xiàn)在能夠把所有的自動、承重、驅動都放在輪網(wǎng)里面,這個我們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有一個客戶在試裝。能夠做到一萬牛米,整個電動輪的重量是200公斤左右,重量是比較輕的,對于簧下質量慢慢已經(jīng)不敏感了,用的是盤式的制動器,電動輪本身的關鍵零部件,包括電機,包括減速器的結構,都做了相關的研究和探索。我們也對電動輪的效率進行了測試,總的來說,現(xiàn)在研發(fā)的進展還是比較順利的。

  電動輪之后,要對整車的控制進行優(yōu)化,控制策略跟原來也不一樣了,比如說要有電子差矩控制這些工作,整個動力系統(tǒng)跟智能化控制結合在一起,就變成這樣一個分層的架構。總之,電驅這一塊兒,電動輪相應的技術會得到更大的發(fā)展。

  第二部分,有一些續(xù)航短的重載車輛特別適合純電動,我們調研了各家的整車企業(yè),純電動帶來的問題是什么?電池的成本比較高,充電需要的時間比較長,所以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,能不能換電,這是我們換電的思路,這樣我們就做了一個換電的重卡和換電站,現(xiàn)在也建立了換電的聯(lián)盟,我們正在推廣應用這套東西,將來它在城市的建筑車輛,就是市內運行方面非常有市場。

  第三,解決省際物流,我們國家重卡最重要的是經(jīng)濟的命脈,一般800到1000公里重載的長途物流對應的排放、油耗、二氧化碳排放都是比較高的,我們有沒有比較好的解決方案。

  目前國內外大家可以看到,各家都陸續(xù)推出了這樣的牽引車的燃料電池動力系統(tǒng),我們也對這一塊兒進行了相關的分析和論證,認為在重載領域,氫燃料電池還是有他的優(yōu)勢的。尤其是在發(fā)動機的技術,燃料電池發(fā)動機技術慢慢成熟的情況底下,包括我們的,也包括國內有很多家企業(yè)在這些方面,大家陸續(xù)開始把燃料電池往重卡方向應用。

  氫能燃料電池技術在商用車尤其重卡上面應用,仍然面臨兩個挑戰(zhàn)。

  一個挑戰(zhàn)是來自于儲氫方面的挑戰(zhàn),儲氫系統(tǒng)的密度和儲氫系統(tǒng)的成本。

  二是燃料電池的挑戰(zhàn),它的耐久性和功率密度,和燃料電池的成本。

  我們認為將來真正面對長途重載領域能夠應用的,應該達到這樣的指標,我們現(xiàn)在跟這個指標差多少呢?大概差五年的時間,也就是到2025年,這些問題基本上能夠解決,所以我們也做了一個發(fā)展的路線,到2025年,電堆的功率密度應該能做到5-6千瓦/升,成本隨著批量的增加,會降到1000塊錢一千瓦。

  這相當于200千瓦重卡的燃料電池發(fā)動機,發(fā)動機本身不到20萬,比如說我們大概是16萬左右,800塊錢一個千瓦,加上液氫儲氫系統(tǒng),它的成本實際上跟LNG的成本是差不多的,一個1000L的LNG的系統(tǒng)是三萬多塊錢,我們能做到五萬塊錢的液氫系統(tǒng),這樣的話,無論是我們的分析,還是AVL的分析結果,燃料電池動力系統(tǒng)的成本,在柴油動力和純電動動力的情況底下,不論是現(xiàn)在,還是將來,重量都是最輕的,就是運輸效率會提高。

  所以因為這個原因,我們也跟福田一起合作,在研發(fā)35噸和49噸的重卡,這里面就有不同的版本,有采用高壓氣氫儲氫的方案,也有液氫儲氫的方案。我們學校重點是面向未來,所以我們就探索采用液氫儲氫的方案。

  兩個500L的氫氣瓶能夠裝60公斤左右的液氫,按照30噸級的重卡百公里的耗氫量應該是7公斤到8公斤左右,所以60公斤就能夠跑五六百公里,是沒有問題的,勻速的情況下,能超過800公里。這個配置就能夠比較好地滿足將來長途物流的方案。

  去年9月8號,我們發(fā)布了液氫電動輪的重卡,把三項技術整合在一起,大功率的燃料電池發(fā)動機,液氫的儲氫系統(tǒng),再加上電動輪的電驅動橋。這個我們已經(jīng)做出了樣車,正在調試。

  將來隨著燃料電池系統(tǒng)的效率提高和驅動系統(tǒng)效率的提高,我這兒給大家算了一下,按照風阻系數(shù)0.55的情況下,36噸的重載車輛按照100公里/小時,它的氫耗應該是七點幾公斤,這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氫耗。

  還有一個版本,因為最近我們有一家企業(yè)推出了風阻系數(shù)是0.37的重卡,把風阻系數(shù)降下來,大家可以看到,再過五年左右,到2025年,燃料電池的系統(tǒng)效率可以做到60%,這是在部分符合的情況底下,如果按照這個來算,百公里耗氫量進入6公斤以內,燃料的成本就會顯著的降低,這是我們將來發(fā)展的一個方向。

  我認為這三個技術結合,會是未來商用車的發(fā)展的重要方向,我的報告就到這里,謝謝大家。

免責聲明:凡注明來源為“氫啟未來網(wǎng):xxx(署名)”,除與氫啟未來網(wǎng)簽署內容授權協(xié)議的網(wǎng)站外,其他任何網(wǎng)站或者單位未經(jīng)允許禁止轉載、使用, 違者必究。非本網(wǎng)作品均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其他媒體如需轉載, 請與稿件來源方聯(lián)系。如有涉及版權問題,可聯(lián)系我們直接刪除處理。詳情請點擊下方版權聲明。